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高考填报志愿中预填报有什么作用?为什么到了正式填报时,预填报保存的没有没

2024-09-08 18:37:22 | 瑞迪网

高考填报志愿中预填报有什么作用?为什么到了正式填报时,预填报保存的没有没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高考填报志愿中预填报有什么作用?为什么到了正式填报时,预填报保存的没有没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高考填报志愿中预填报有什么作用?为什么到了正式填报时,预填报保存的没有没

高考填报志愿中预填报有什么作用?为什么到了正式填报时,预填报保存的没有没

志愿表预填只是让确立目标,真正有用的填志愿是在成绩出来之后的。

很多的考生认为平行志愿填报模式中,被A志愿院校投档后,如果是因为某种原因被退档,就会被B志愿院校再次投档,B院校退档后还会被C院校投档等等。

这种理解就与平行志愿“一次投档”的录取原则相违背了。考生和家长一定要谨记“检索”可以是多次,本专科理论上最多可以有15次被检索机会,但是“投档”只有一次。

高考模拟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普通类常规批最多可收藏96个预选志愿,艺术类本科批统考,艺术类本科批联考、体育类常规批计划最多可收藏60个预选志愿。

当查询到的专业不符合考生报考条件时,会有红色字体提醒,且不允许收藏。

考生在同一批次下,艺术类考生可收藏专业(专业类)及院校至艺术类志愿预填表和普通类志愿预填表,在正式模式填报志愿系统中只允许导入其中一类志愿预填表。体育类考生同上。

高考填报志愿中预填报有什么作用?为什么到了正式填报时,预填报保存的没有没

高考志愿:如何正确选择最好的专业

(一)理性选择,综合定位

优先选学校还是优先选专业,这一问题需结合个人需求进行辩证分析,关键要看考生具备什么样的实力。比如,学习成绩优异或毕业后想继续深造者可优先考虑院校为主;成绩没有明显优势但希望就读高水平院校,可注意“距离和分数”的关系,就可以选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院校或考虑偏冷门专业冲冲看;有明确专业取向或毕业后先考虑就业或所选高校各方面差不多时,可优先考虑专业。下面提供选择志愿的一些参考思路:

1.根据专业选报。若考生对专业有明确要求,可首先选择几个比较心仪的专业,然后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相应专业办学能力较强的学校。

考生在初选专业时,首先可以考虑的是自己有兴趣、特长、优势的专业,然后看当下热点,以及就业率高的专业。要详细了解专业的内涵,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要求、主干课程、就业及研究领域等(了解专业内涵可通过高校的招生简章和学校招生网关于专业的介绍)。同时,要对专业的学习难易程度、专业的就业前景和薪酬待遇、学科实力、考研情况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综合考虑选择拟报考的专业后,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相应专业办学能力较强的学校。

2.根据学校选报。若考生比较看重学校、地域等因素,可首先选定几个目标院校,然后在院校内选择心仪的专业。

考生在初选院校时,应详细了解拟报考院校的基本情况,在全面了解学校的基础上,选定自己感兴趣又符合报考条件的专业。可以通过浏览高校的网站、参加高校举办的校园开放日、参加招生咨询会、在线咨询、电话咨询以及阅读《招生章程》等各种形式全面了解高校,包括:综合实力、学科优势、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升学就业、国际合作、学费标准、入校后转专业政策等诸多方面的信息。

3.兼顾学校和专业。考生首先应对自身实际情况(总分、位次、单科成绩、身体条件等)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知晓自己在全体考生中的大致位置,在全面了解心仪高校和专业的基础上,在院校和专业间找个平衡点,综合定位学校和专业。既考虑高校品牌,又考虑专业的合适性。

上述思路仅供参考,高考志愿填报的思路和方法很多,考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定夺,无论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就好。在专业(类)平行志愿模式下,考生可填报的志愿数量相对充足,所以考生在选择志愿时,可以将一定数量的志愿用于“保专业”、一定数量的志愿用于“保学校”,不必墨守成规只采取一种思路选报志愿,多种思路有机结合方能更好地确保考生利益最大化。

(二)筛选并优化志愿,形成合理梯度

在平行志愿招生批次,要拉开适当的梯度,以增加录取几率。从“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梯度入手、分三步走:

第一步,初次筛选。根据自身实际,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初步选择足量的“专业(类)+院校”志愿,分别放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个梯度备用。“冲”是冲刺一下的意思,一般将自己成绩优势不明显但希望就读的院校、专业放在冲的层次;“稳”是相对稳健的志愿,一般将自己成绩优势较大且比较喜欢的院校、专业放在稳的层次;“保”是录取几率大的志愿,一般将自己成绩有明显优势的志愿放在保的层次。

第二步,综合优化。从前面选定的批量志愿中,结合往年院校、专业录取等各方面情况综合分析,将其中不喜欢的专业或录取可能性不大的高校、专业删除,优化选择出拟报考的、可放在不同梯度的相对合适的高校、专业。

第三步,最终排序。结合本人实际和意向确定具体志愿的先后顺序,对所有经筛选优化后的备用志愿逐一比对,并先高后低按降序排列。可以将喜欢的专业及院校尽量往前排,最后要填一些录取希望比较大的专业及志愿,志愿的填报适当拉开梯度。如普通类平行志愿填报时,可将自己成绩优势不大却很喜欢的志愿放在前20-30个,将具有一定优势也较喜欢的志愿放在中间50-30个,将优势较大且有把握的志愿放在最后26-36个。

(三)结合自身实际,规避风险

考生应对自身有较为客观的判断,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要结合自身实际选报适合自己的志愿。所选志愿首先要对照高校招生章程,确保符合报考条件。所选择志愿应该与兴趣爱好、特长优势相符,跟自己性格相匹配;应该与自己成绩位次及身体条件相符合,有利于实现理想抱负和发挥自身潜能;应该与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去向相吻合、与家庭意愿及经济条件相结合。

平行志愿有效地减缓志愿填报风险,但风险不会完全消除,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冷静分析,客观比较,规避以下误区产生的风险。

误区一:不加分析研究盲目填报。从往年平行志愿投档看,局限于单一层次或性质的志愿,或所选志愿定位偏高,部分考生因达不到所报志愿的投档条件,导致所报志愿成为无效志愿或直到最后志愿才有幸被投档;也有考生只考虑分数使用最大化、忽视兴趣特长等,入学后却发现就读专业自己并不喜欢或不适合这个专业;有些考生没看清院校性质、学历层次造成高分低填等。 瑞迪网

误区二:认为每轮平行志愿多次投档。有不少初次接触平行志愿的考生,往往把平行志愿依次检索当作多次投档机会,误读前面某志愿退档后还可对后续志愿继续投档。实际上,平行志愿按考生位次高低和志愿顺序依次检索,对每位考生来说每轮只能投档一次,一旦在某段某志愿被投档,意味着前面志愿都投不进而后续志愿已同步失效。另外,因考生身体条件限制(比如医学专业对色盲色弱有要求),或单科成绩不符要求等因素,投档后也可能还会被退档,而一旦退档就意味着一轮一次投档机会已被使用,将失去本段(次)录取机会,本段(次)其他志愿也不可能再投。

误区三:非中心城市或热门院校专业不选报。经济发达中心城市高校,往往凸显“分数高、要求高、消费高”等特征。过分在意大学的排名或专业热度,将导致填报志愿风险放大。高考成绩一旦不够名校的投档线,就失去了就读其他高校的机会,浪费了志愿资源。名校资源稀缺,考生要客观判断自己的竞争力。即便是名校也并非所有专业都是优势专业,某些普通高校的一些特色专业也不乏有很强的实力。专业冷热门是相对的,前几年招生热门的专业,毕业就业时可能变成了冷门。一心想进热门专业者,需综合评估进相应专业的可能性以及专业的未来发展冷热度,然后慎重定夺。

重点提醒:选报志愿是道多选题,答案并非唯一,上述提供的策略仅为众多思路中的可选项,无论如何选择,考生均需冷静客观分析,综合科学定位,方能将自身条件发挥到极致,获得最佳答案。更多新高考志愿填报知识欢迎下载知涯升学APP了解。

高考填报志愿中预填报有什么作用?为什么到了正式填报时,预填报保存的没有没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瑞迪网(https://www.ruidir.net)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如何填报高考志愿的相关内容。

在填报志愿时,考生和家长应全面熟悉招生工作流程、招生录取模式设置、全面把握平行志愿投档原理、清醒认识平行志愿报考风险,掌握平行志愿填报技巧,理性选择,圆求学之梦。
掌握平行志愿填报技巧:
“熟读章程、准确定位、拉开梯度、冷热兼顾、冲稳结合”是填报平行志愿的20字方针。
1.熟读章程,全面掌握招考信息
掌握信息是填报志愿的基础。信息主要包括:一是招生政策、录取规则、报考要求,尤其要吃透投档录取办法、报考条件以及加分项等。考生要特别注意高校对生源省份考生的录取规则、专业分数要求、单科成绩要求等,有的专业除对身体条件、单科成绩有要求外,还规定了男女生录取的比例等,这些问题稍不注意,就会形成“死档”。二是高校信息,包括办学层次、优势学科专业、总体就业率,保送研究生或考研录取比例等。上述信息,需要考生和家长通过反复查看高校招生简章、浏览高校网页或者电话咨询等方式全面掌握。
2.准确定位,运用历年分数线资料合理判断
在实行平行志愿的情况下,考生间通过分数进行公平竞争,传统的顺序志愿录取模式下的以低分进入较高层次高校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从高校反馈的信息来看,生源分数分布发生显著变化,最高分和最低分的差距缩小,可能只差十多分或二三十分,一些热门专业的高分考生十分密集且分差甚微。要学会运用该校往年的录取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平均线差均值及最低分排位来衡量判断。《2018年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填报志愿指导》综合分析该校近两三年各招生院校的最高分、平均分、最低分、平均线差均值及最低分排位等数据。考生应根据自身成绩及位次参考各院校近三年的平均线差均值及最低分排位选定理想中的学校范围。
3.拉开梯度,避免志愿持平或盲目攀高
平行志愿填报时,分数没有绝对优势的考生,千万不要将院校志愿和专业志愿全部填报成同一层次的院校。要根据自己的成绩为自己准确定位,选择自己分数适合的学校和专业;要按照一定的规律,安排好平行志愿间的梯度,让自己的成绩能够尽可能地进入院校录取的区间,避免区间过窄而滑档,做到排序有先后,搭配有主次。
4.冷热搭配,适度拉开专业阶差
填报时,要注意专业的冷热搭配,适度拉开专业落差。不能不顾自身条件一味追求热门专业和院校优势专业。从往年实施平行志愿的情况来看,考生的考分情况分布十分扁平,院校录取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分差很小。因此,考生填报时要尽可能地避免热门院校和热门专业的扎堆现象。
5.冲稳结合,掌握阶梯填报技巧
“冲”两个志愿。六个志愿次序前面的两个冲往年录取平均分的高校, “冲一冲”一定要慎重,要有一定把握,而不是盲目乱冲,要“量体裁衣”,同时“冲”院校的同时,前提是不考虑所学专业,只考虑学校的“名气”,相对应地投档后专业满足率大大降低。考生查找自己位次处于院校近三年录取最高分对应的位次及最低分对应的排位之间的院校,再结合平均线差均值划定院校范围。
“稳”两个志愿。选择志愿次序中间的两个,重点考虑专业、兴趣及自己比较满意的高校,选择往年平均线差均值和最低录取分排位与自己现有成绩及位次相当的院校。
“保”两个志愿。最后两个志愿,一定要综合考虑考生满意度、兴趣爱好、专业、地域及规划职业等,选好保底学校,为自己志愿的录取上好最后一道保险。如果填报不当,考生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个批次的录取。当然选择时也要考虑自己成绩位次,不要太低于自己的理想值,避免“高分低就”。
注重志愿填报细节:
平行志愿作为一种新的志愿模式,虽然实施了三年,但不少考生和家长不注意志愿填报细节,平行志愿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影响考生的录取和满意度。
1.兼顾地域,全面了解高校办学实力
近年来,社会上有一些高校排行榜陆续推出,各种排名对高校的统计数据的要求也不一样。提醒考生在报志愿时,可以参考这些排名,但也不能完全以此为依据。在了解高校的办学层次和特色学科时,既要关注“985”“211”高校,更要关注当前实施“双一流”项目(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高校。在关注高校行业背景时,也要兼顾学校地域分布对录取投档线带来的影响,特别是要关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影响下的高校及相关专业的发展前景。
2.注重兴趣,心仪学校填报在志愿前列
平行志愿中的6个院校虽然是平行的,但计算机检索、投档是有先后顺序的,6个院校排序的先后就是投档的顺序。对考生而言,计算机检索到该考生时,根据考生填报的院校志愿顺序依次检索,直到有计划空缺的院校时投档。如果考生所填报的平行志愿中有多所院校都可以投出去,那么档案只能投到这些院校中填报在最前面的一所。因此,考生在填报平行志愿时,最好将最想就读的学校或专业填在靠前的位置。考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一定要详细了解专业的内涵,有些专业虽然名称相同,但课程内容和专业方向存在一定的差异。一般情况下,尽量不要选择自己没有优势和兴趣的专业。
3.争取最大机会,填报所有志愿
争取最大的录取机会,填满所有院校志愿和专业志愿。考生如果少填一个院校志愿,可能就失去了一次投档机会。每个考生受到成绩等条件限制,只能参加部分批次的投档录取,但从填报志愿的要求来讲,考生可以填报所有批次的志愿。如:填报了提前批志愿的考生还可填报其他批次志愿,艺体类考生还可以填报文理类志愿。往年有考生不填报后续批次志愿,失去了参与其他批次录取的机会。有的考生在每一个批次只填一个院校志愿,这实际上也减少了参与投档录取的机会。这里特别提醒的是,有相应专项资格的考生一定要重点关注提前批各类专项计划,依据自身资格选择填报。
4.仔细考量,慎重对待“服从调剂”
建议考生选择服从专业调剂。考生每报一个院校可以填6个专业,还有一个“服从专业调剂”志愿,用以表明考生在没有被自己所填专业录取时,是否愿意调剂到其他专业,如果考生不选择“服从专业调剂”,可能会被高校退档。在近三年一本、二本退档考生中,绝大部分是因为“不服从专业调剂”。考生如果确认“服从调剂”,一方面可增加录取的机会,另一方面学校在专业调剂时,根据专业分数级差设置,有可能调剂录取到相近专业。因此,考生要充分重视,慎重对待。
平行志愿也有风险:
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有效降低了考生志愿填报风险,但平行志愿也不能完全化解和消除风险,绝不是“零风险”“保险箱”。
1.投档模式本身存在的风险
由于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是采取一次性投档,一轮投档后只能参加征集而不再补投。考生被投档后,如果考生所选专业计划已完成且自己又专业不服从调剂,或不符合特殊专业的体检要求,或不符合某些专业的单科成绩要求等,就可能造成院校退档,一旦退档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者参加下一批次录取。
2.定位不准确的风险
如果考生对自己定位不准确,填报的志愿都过高,也就是说考生的投档分均未能达到每个院校的投档线,档案就投不出去。同时,如果考生对填报高校专业的冷热把握不准确、不恰当,虽已投档,也存在专业被调剂的风险。
3.梯度不合理的风险
平行志愿对院校来讲是平行的,但对考生来说仍然是有顺序的,在投档检索时是按考生填报志愿的先后顺序检索。考生填报志愿时如果没有考虑院校之间的层次高低、冷热结合,完全把同一层次的学校依序排列,未形成有效的、适当的从高到低的院校“梯度”,很可能出现“高分低录”的情况。

以上就是高考填报志愿中预填报有什么作用?为什么到了正式填报时,预填报保存的没有没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瑞迪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瑞迪网:www.ruidir.net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填报志愿
与“高考填报志愿中预填报有什么作用?为什么到了正式填报时,预填报保存的没有没”相关推荐
为什么志愿填报指导书上的专业代号都没有了?
为什么志愿填报指导书上的专业代号都没有了?

为什么志愿填报指导书上的专业代号都没有了?如果用的是去年的志愿填报手册,各个院校代码可能不一样,所以会导致代码不存在。考生填报的院校及专业代号一定要以当年公布的招生计划为准,院校代号和专业代号不是一成不变的,省招办根据每年的招生情况,会对部分院校的院校代号和专业代号作一些调整,所以考生千万不能使用往年资料上的代号填报当年的志愿。填报注意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一定要对自己填

2024-12-08 10:40:07
高考志愿填报时6个专业志愿没有填满会有什么影响
高考志愿填报时6个专业志愿没有填满会有什么影响

高考志愿填报时6个专业志愿没有填满会有什么影响高考志愿填报,只要不被提档,就不会影响后面的志愿,一旦被提档,就尽量服从专业调剂,否则可能会被退档!一、平行志愿有哪些“坑”?平行志愿和顺序志愿是志愿填报的两种模式,平行志愿是“分数优先”,顺序志愿是“志愿优先”,平行志愿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学生的分数,让学生“分尽其用”,所以被普遍采用。但是,平行志愿并非是完美的,它也有坑,主要

2024-10-21 09:00:51
预填报志愿是什么意思
预填报志愿是什么意思

高考预测志愿填报高考预测志愿填报如下:高考预测志愿填报是考生和家长在高考前对高校录取分数线进行预估,以便更好地选择合适的志愿填报策略。这一过程主要包括了解高校往年录取分数线、预测今年录取分数线走势以及分析自己的成绩在全省的排名等因素。首先,考生和家长需要关注高校往年录取分数线,了解不同高校在不同年份的录取情况。这可以通过查询相关数据或向校方、老师、学长学姐等咨询来获取。同

2025-01-07 09:40:59
2023年高考模拟填报志愿怎么填写 有什么作用
2023年高考模拟填报志愿怎么填写 有什么作用

内蒙古高考报名流程内蒙古高考报名流程如下:志愿填报系统需要使用Chrome、360、IE9及以上的浏览器。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进入网上填报志愿页面后,进行志愿填报。阅读考生须知、必读及网报操作手册等材料。使用高考报名时的账号、密码及验证码,进入志愿填报系统。点按各批次右侧的“填报”按钮选择填报该批次的院校及专业志愿(填入院校、专业的代号)。看到系统提示“志愿保存成

2024-10-30 04:41:52
山东高考志愿填报辅助系统预填表保存后能改吗?
山东高考志愿填报辅助系统预填表保存后能改吗?

2022山东高考辅助填报志愿流程?熟练掌握志愿填报辅助系统和志愿填报系统操作流程。第一,志愿填报辅助系统计划查询和预选志愿功能适用于夏季高考各平行志愿批次。考生通过条件筛选,选择适合本人填报的院校专业志愿,生成志愿预填表。其他批次如提前批、艺术类本科批校考等,考生可使用志愿填报辅助系统查询及筛选计划。第二,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官方网站为考生填报志愿的唯一网站,志愿填报系统是考生填报志愿的

2024-08-26 20:49:10
高考录取后,被录取到一个填志愿时没有填报的专业,填志愿时也没勾选服从调配,这正常吗?
高考录取后,被录取到一个填志愿时没有填报的专业,填志愿时也没勾选服从调配,这正常吗?

高考录取后,被录取到一个填志愿时没有填报的专业,填志愿时也没勾选服从调配,这正常吗?已经被录取,不能退档了。不能参与后期的投档。除非后面报考时间前,给院校招办打电话说明情况退档,这样就可以参与后面的投档。正常情况,院校录取后不给退档。如果开学不去报道,可以退档,意味着只能复读了。高考填报志愿中的专业调配是什么意思?专业调配:专业调配是指是否愿意在院校招生专业(定向除外)间进行调配。

2024-10-19 10:14:18
高考志愿填报,预科是什么意思
高考志愿填报,预科是什么意思

高考志愿填报,预科是什么意思针对少数民族的特殊政策,预备大学成为了许多学生的选择,可以将其理解为多经历一年的“高三”阶段,但大学生活则没有高三那么辛苦。例如,你是一名2019年的高考生,如果志愿填报了预科学校,那么2019年至2020年这一年你将就读于录取高校本校或其指定的学校进行预科阶段的学习,2020年将与2020年的高考生一同作为正式的大一新生入学,开始为期四年的本科教育。预科阶

2024-12-18 20:57:54
有因为高考志愿填报没填好,而后悔的吗?又该怎么办?
有因为高考志愿填报没填好,而后悔的吗?又该怎么办?

有因为高考志愿填报没填好,而后悔的吗?又该怎么办?如果是大学报错了后悔的话,只能要求退档,然后参与后续的补录,但是补录资格中很可能没有理想院校,退档重选的风险非常高,如果录取自己的学校自己实在不满意,也可以选择复读。时光不易,在报取志愿之前还是好好斟酌,不要让自己留下遗憾。报志愿对于高考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事情,如果出现错报误报的情况就可以能与理想大学失之交臂。

2024-09-14 09:41:11